阿拉斯加的寒风中,一场关乎全球命运的博弈正悄然上演。美俄元首峰会72小时倒计时,本应带来停火希望的会谈,却演变成错综复杂的地缘政治角力。 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卢金一语道破玄机:“当和平成为手段而非目的时,最危险的战争往往以和谈的名义降临。” 这预示着,真正的较量早已超越谈判桌,在阿拉斯加冰雪覆盖的土地之外暗流涌动。
卫星图像显示,俄军近期正向别尔哥罗德方向增派伊斯坎德尔导弹部队,这被解读为俄罗斯为谈判破裂做出的军事准备。这种潜在的军事威胁,为即将到来的会谈蒙上了一层阴影。斯洛伐克总理菲佐在11日的国家安全委员会闭门会议上,以“当大象跳舞时,草地必然遭殃”的隐喻,精辟地概括了这场地缘政治博弈的风险。
白宫内部备忘录显示,在特朗普总统上周单方面宣布与普京举行一对一会晤,并明确排除第三方参与后,副总统万斯团队在过去48小时内密集联络基辅,积极讨论泽连斯基通过视频或现场方式参与阿拉斯加会谈的技术方案。此举意在迫使普京面临一场突然遭遇战式的外交摊牌,直接违背克里姆林宫不与现任乌克兰政府直接谈判的既定立场。 前美国驻俄大使麦克福尔分析指出,无论泽连斯基以何种形式出现在谈判现场,都将瓦解普京“特别军事行动”的叙事;但如果俄方因此退席抗议,则将承担破坏和平的恶名。
展开剩余54%欧盟方面也密切关注事态发展。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卡拉斯10日向华盛顿发出书面照会,强调任何涉及乌克兰命运的协议都必须包含欧盟和乌克兰的正式参与,这被视为对美俄可能达成私下交易的有效制衡。 一位布鲁塞尔智库研究员将此形容为“2015年明斯克协议的升级版陷阱”——表面上对俄罗斯做出领土让步,实际上却通过北约东扩压缩其战略空间。
值得关注的是,中国外交部12日晨间例行记者会上,发言人重申复杂问题没有简单解决方案的立场,并表示中俄元首近期通话中讨论了在多边框架下构建均衡安全架构的可能性。 这种不选边站立的姿态,与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时的中方反应形成鲜明对比,也为这场扑朔迷离的阿拉斯加会谈增添了更多变数。
阿拉斯加会谈的倒计时仍在继续,但多方行动已经清晰地表明:这场关乎世界和平与稳定的博弈,其关键早已超越了谈判桌本身,在更广阔的地缘政治舞台上激烈上演。
"
发布于:四川省